Skip to content

原型模式

作者:Choi Yang
更新于:3 个月前
字数统计:1.3k 字
阅读时长:4 分钟
阅读量:

本篇我们会介绍原型模式,提到原型这两个字,你一定会想到原型链相关的知识,没错,本篇文章或许能够让更好理解原型与原型链相关的知识。

使用原型模式可以在同一类型的许多对象之间共享属性,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重复定义方法和属性,从而减少所使用的内存量。

上述概念我们会在下文的内容以及 demo 演示中逐一介绍,说到原型,它其实也是 JavaScript 的原生对象,其它对象可以通过原型链访问它。

这里就提到了原型链,直接用文字难以表达清楚,我们来看看下方这个简单例子吧:

Demo

我们通过 ES6 语法创建了一个名为 Dog 的 class 类,熟悉语法的同学应该知道,当我们 new 生成的实例即可共享这些属性与方法。

注意这里构造函数是如何包含 name 属性(下方代码高亮处),以及类本身是如何包含 bark 属性,这是语法上的规范。

当使用 ES6 类时,类本身定义的所有属性(在本例中为 bark )都会自动添加到原型中。

js
class Dog {
  constructor(name) {
    this.name = name
  }

  bark() {
    return 'Woof!'
  }
}

const dog1 = new Dog('ChoDog')
const dog2 = new Dog('DocsDog')
const dog3 = new Dog('Chocolate')
class Dog {
  constructor(name) {
    this.name = name
  }

  bark() {
    return 'Woof!'
  }
}

const dog1 = new Dog('ChoDog')
const dog2 = new Dog('DocsDog')
const dog3 = new Dog('Chocolate')

放在浏览器上打印一下数据,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:

js
console.log(Dog.prototype)
// constructor: ƒ Dog(name, breed) bark: ƒ bark()

// console.log(dog1.__proto__) 替换为下一行代码
console.log(Object.getPrototypeOf(dog1))
// constructor: ƒ Dog(name, breed) bark: ƒ bark()
console.log(Dog.prototype)
// constructor: ƒ Dog(name, breed) bark: ƒ bark()

// console.log(dog1.__proto__) 替换为下一行代码
console.log(Object.getPrototypeOf(dog1))
// constructor: ƒ Dog(name, breed) bark: ƒ bark()

上述代码中,我们打印了构造函数上的原型 prototype 属性以及实例上的 __proto__ 属性。

__proto__ property has been deprecated as of ECMAScript 3.1 and shouldn’t be used in the code. Use Object.getPrototypeOf and Object.setPrototypeOf instead.

虽然 __proto__ 被弃用,但还是可以使用,所以上述代码,我们用 Object.getPrototypeOf 来获取(因为 eslint 语法不让我通过,我又不想关闭,逃...)

在构造函数的任何实例上,__proto__ 的值都是对构造函数原型的直接引用!

我们不妨比较一下看看原型以及原型链的关系,如下例子:

从最后一个 log 信息来看,每当我们试图访问对象上不直接存在的属性时(在这里是指访问 dog1 对象上 bark 属性,但是 dog1 并不存在这个属性),JavaScript 将沿着原型链一直找,查看该属性在原型链中是否可用,如果找到了即可直接使用。

图示

此处来总结一下:

原型模式在处理访问相同属性的对象时很有用,我们只需要将属性添加到原型中,而不用每次重复创建属性,因为所有实例都可以访问原型对象。

在原型中添加属性

那么所有实例都可以访问原型对象了,因此即使我们创建实例之后,也很容易地将属性添加到原型中。

狗除开汪汪叫之外,应该可以玩对吧,那我们就可以在 Dog 原型上添加 play 属性来试试,如下代码:

示例源码
js
class Dog {
  constructor(name) {
    this.name = name
  }

  bark() {
    return 'Woof!'
  }
}

const dog1 = new Dog('ChoDog')
const dog2 = new Dog('DocsDog')
const dog3 = new Dog('Chocolate')

Dog.prototype.play = () => console.log('ChoDog is playing now!')

dog1.play()
class Dog {
  constructor(name) {
    this.name = name
  }

  bark() {
    return 'Woof!'
  }
}

const dog1 = new Dog('ChoDog')
const dog2 = new Dog('DocsDog')
const dog3 = new Dog('Chocolate')

Dog.prototype.play = () => console.log('ChoDog is playing now!')

dog1.play()

原型链

从原型链这个术语来看,它应该是有很多指向,到目前为止,我们只通过访问实例对象的 __proto__ 来访问可用的一些属性,但是,可它是原型链诶!原型对象本身也有一个 __proto__ 对象!

来看看如下代码,我们通过继承 Dog 创建了一个 SuperDog,这只 superdog 除了普通狗的行为,它还有特有的行为,fly

js
class SuperDog extends Dog {
  constructor(name) {
    super(name)
  }

  fly() {
    return 'Flying!'
  }
}
class SuperDog extends Dog {
  constructor(name) {
    super(name)
  }

  fly() {
    return 'Flying!'
  }
}

Demo

点开下方的 demo,我们会发现 superdog 可以访问 bark 方法,SuperDog 的原型对象的 __proto__ 是指向的 Dog.prototype

图示

结合图示,对于原型链的理解应该算是很清楚了:当我们试图访问对象上不直接可用的属性时,JavaScript 通过递归方式遍历 __proto__ 指向的所有对象,沿着它来找到属性!

使用 Object.create

Object.create 方法能够让我们创建一个新的对象,然后它并没有任何属性,但是它可以访问原型链上的属性,来看看下方的示例:

Demo

通过 Object.create 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让新创建的对象,通过原型链遍历的方式来访问对象上的属性。

总结

原型模式使我们可以轻松地让对象访问和继承其他对象的属性。

由于原型链允许我们访问对象本身没有直接定义的属性,因此可以避免方法和属性的重复,从而减少内存使用量。

Contributors

Choi Yang